余承東2月20日在尊界技術發布會上用了 90 分鐘解釋尊界 S800 為什么至少價值 100 萬元。
尊界 S800 早在三個月前就已開啟預售,定價區間為 100-150 萬元,意向金為 2 萬元,但正式上市要等到今年 5 月。
余承東曾表示華為的 ADS 4.0 版本將能夠實現高速 L3 級別的商業化應用,而今年是各家車企 L3 上車的元年。但余承東在這次技術發布會上沒有解釋華為準備怎么做 L3 智駕,也沒有完全解釋昂貴的智駕配置最終會給消費者帶來什么。
不過此次發布會的多項技術其實都在為 L3 上車“搭臺”。
華為拿什么撐起尊界的百萬售價?
從發布信息來看,100萬的尊界比50萬的問界用了更多傳感器。尊界 S800 全車配備了 32 個傳感器,其中側向和后向增加了高精度固態激光雷達。相比之下,采用華為 ADS 3.0 的問界 M9 僅有 27 個傳感器,且僅配備 1 顆 192 線激光雷達。
也用了更好的底盤架構。尊界 S800 的龍行平臺將多個域控制器集成為一個中央控制器,把控制、動力、懸架、轉向、制動和熱管理融合到一個域內。這么做的好處是,感知和整車中央控制器決策時延變低,這是實現“主動智能”的硬件前提,也是做安全冗余的關鍵。
它會比華為之前的汽車更安全。主要有三個亮點:一是識別懸空障礙物,例如溝渠、路沿、臺階等;二是提升惡劣天氣的識別能力,包括雨霧塵天氣等;三是極端路況響應,例如識別夾擊風險并實現自動緊急轉向避險、在極限碰撞時主動抬升懸架、調節座椅姿態、收緊安全帶、解鎖中控鎖等。
這些功能的實現背后勢必是更高昂的成本。尊界通過使用更多高端零部件來確保車輛的安全冗余,包括制動執行器、配電中心、中央控制平臺、轉向執行器、低壓電源等,均采用了雙倍配置。
這些配置可能不是必要的,但會讓L3級自動駕駛更容易落地。
L3 級自動駕駛屬于有條件自動駕駛,駕駛員在特定道路和環境中可以暫時‘脫手、脫腳、脫眼’,甚至‘脫腦’。由于責任主體可能從車主轉向車企,因此盡管成本增加,安全冗余仍是必不可少的。
汽車座艙上,華為也把諸多技術給尊界首發升級搭載。
例如搭載華為鴻蒙 ALPS 座艙 2.0,能夠實現自主智能凈化座艙;搭載華為車語系統 2.0,通過與ADS大燈聯動,能夠區分不同車道、正常行駛與靜止的車輛以及行人,實施不同的遮蔽策略;采用分布式車載衛星系統,衛星連接速度提升 50%,通話建立時長降低 20%等。
如此多的配置和華為的新技術才得以讓余承東安心把尊界賣到100萬以上。但這些就足夠了嗎?
現階段智駕技術對超豪華車市場的沖擊還比較有限,高階智駕能力在不同價位車型上的區分還比較模糊。鴻蒙智行車型的智能化能力相對趨同,基本上 30 萬以上的車型都能夠具備 ADS 3.0 的智駕能力。
盡管余承東在尊界發布會上首發了多項技術,但這些技術大概率會在問界 M9、享界 S9 等高端車型上應用,而由此延伸出的問題是,在技術趨同的情況下,尊界品牌要如何實現近 50 萬的產品溢價價值?
余承東還留了很多底牌,尊界 S800 內飾、具體配置尚未公開,華為還沒給出最終答案。
華為+江淮大于超豪華品牌?
除了智駕技術領先,尊界要沖擊超豪華市場,背后還要迎接整個體系化能力的考驗。
一直以來,百萬級超豪華轎車市場被保時捷、奔馳邁巴赫、勞斯萊斯等品牌統治,在 2024 年百萬級豪華轎車銷量前十排名中,根本看不到國內廠商的身影。國產品牌難以撕開口子的背后不僅是燃油車時代遺留的技術差距,也是難以逾越時間維度的品牌價值高山。
尊界品牌既無歷史可言,產品保值率也缺乏數據支撐,車輛的折價風險存在不確定性。品牌歷史、保值率、轉售價值、服務質量等都是用戶選購百萬級豪車的重要考量因素。
即使是華為親自下場,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。
在服務體系一環,售價 78.8 萬的蔚來 ET9 附贈了多項服務,邁巴赫更是將效率和情緒價值都給足客戶,在奔馳的售后服務體系作出了差異化提升,提供六對一服務。
雖然尊界依舊能夠在華為渠道下銷售,但對于首次銷售百萬元級別超豪華汽車,華為在服務、售后等各個方面都需要重新適配。
據悉,華為已經提升尊界門店授權門檻,要求門店面積超過8000平方米,還需獲得省級車業務負責人的推薦等,目前僅有數十家門店獲得首批授權,但用戶服務質量上是否會和問界、享界等品牌拉開差距還尚不得知。
江淮的盈利能力和運營效率也是一個問題。江淮汽車自2016年以來扣非業績一直為負,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,公司總負債為354.18億元,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 70.42%。截至2024年9月末,江淮汽車固定資產賬面值為78.3億,其中房屋 40 億、機器設備僅有 21.1 億,用于生產商用車及售價八九萬的乘用車。
為了儲備資金沖擊高端市場,江淮今年1月宣布計劃定增49億元。
華為和江淮看中的豪華市場,也在仰望、蔚來甚至小米等公司的射程內,盡管后兩者車型還未達到百萬級別,但 80 萬左右的售價已經上探了國產品牌的價格上限。比亞迪憑借仰望U8已經闖進了百萬級市場,2024 年賣出了 7254 輛,沖進百萬級 SUV 市場第四名,其旗艦轎車仰望 U7 即將上市。
總之,對尊界來說,競爭對手不只是邁巴赫、勞斯萊斯等老錢品牌,也不只是比亞迪仰望等國產品牌,還有更多同門——現在的汽車市場已經有四界,它們共用很多技術。尊界不光要回答,它憑什么是里面最貴的,也要回答華為+江淮的組合為什么比其他組合更強。
本文來源:虎嗅
精選推薦
熱門出行排行榜
原創IP推薦
換一換網友評論
聚超值•精選
最新內容
小米YU7正式上市,售價25.35萬元起,挑戰特斯拉Model Y。性能強悍、內飾豪華,全系標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。銷量火爆,訂單超過20萬臺,小米汽車創始人雷軍表示期待超越前款車型SU7的表現。但產能是最大難題,不過對于新晉品牌來說已是“幸福的煩惱”,小米YU7或將在國產品牌中掀起一場新風暴。
小米YU7 | 自主品牌中國蘿卜快跑挑戰特斯拉Robotaxi,全球無人駕駛競爭白熱化。蘿卜快跑計劃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推出服務,成本低廉且安全性高。特斯拉雖遭遇問題但備受關注,奧斯汀政策助力其試運營。中美兩國無人車巨頭三足鼎立,技術路線不同存優劣。未來市場前景廣闊,中國企業需緊迫感突圍海外競爭。
特斯拉 | 無人駕駛哈啰宣布進軍Robotaxi,與螞蟻集團、寧德時代合作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公司。新公司將致力于L4級自動駕駛技術研發,注冊資金超過30億元。此舉標志著Robotaxi領域迎來新競爭者,展示了哈啰轉型戰略的一部分。全球Robotaxi市場預計將達400-457億美元規模,引發行業關注。
Robotaxi | 自動駕駛技術兩輪電動車行業國內市場飽和,廠商面臨增長挑戰。中國兩輪電動車保有量超3.5億輛,2024年銷量下降10.55%。海外市場成為新選擇,東南亞政策利好但質量問題仍待解決。外賣配送驅動市場增長,滴滴、美團擴張海外業務。新國標實施后限速更加嚴格,整車設計需重新規劃。國內競爭激烈,出海之路尚不明朗。
兩輪電動車市場 |出海策略特斯拉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,在奧斯汀試點,與Waymo展開競爭。首批10輛Model Y投入使用,CEO馬斯克強調安全至上。與Waymo和Zoox相比,特斯拉依靠攝像頭測試Level 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。Robotaxi收費統一為4.2美元,需等待20分鐘,并可享受個性化設置和應用體驗。
特斯拉 | 自動駕駛出租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