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卡賽道,來了位新人。
近日,長城汽車的Hi4-G商用車混動系統正式發布,同時亮相了長城品牌重型卡車。
有人會認為,長城汽車最近有點“不務正業”,繼去年開始跨界造靈魂摩托車后,今年又開始造起了重卡。
在重卡被國際品牌壟斷的情況下,長城還選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突圍路徑,用混動技術瞄向超過3000億元的商用車賽道。
用魏建軍的話說,商用車行業需要一場革命,他也特意開著自家重卡直播了一個小時。
面向全重卡行業,老魏還發起油耗挑戰——如果你的車更省油,能夠挑戰成功,長城重卡Hi4-G免費使用一年。
三年省出整車購置成本
Hi4-G,從名字上就不難看出,這項技術脫胎于長城汽車Hi4技術。
乘用車市場,Hi4體系包括Hi4、Hi4性能版、Hi4-T、Hi4-Z等,目前已覆蓋城市SUV、硬派越野車、MPV等品類。
而Hi4-G代表的就是長城Hi4技術平臺在商用車領域的延伸,專門面向長途干線物流。
其中H代表混動(Hybrid),i代表智能(intelligent),4則是四驅,Hi4-G這套系統的重點在“G”——黃金動力(Golden Power)。
眾所周知,重卡都是營運用戶,對生命周期的運營成本非常敏感,也正因此,在傳統重卡行業中有“得發動機得天下”的說法。
衡量重卡的核心指標,就是動力和油耗,魏建軍在發布會上表示:“重卡用戶買車就是為了省,省錢、省力、省事兒,這是基本要求,讓大家能夠更多賺到錢,是我們最終的目標。”
長城商用車CTO孫玉,在現場發布了一組數據,根據超500萬公里的用戶實測數據驗證,長城Hi4-G重卡的平原高速油耗較傳統柴油重卡降低3-4L,平原快遞運輸油耗低至19.9L/100km;山區冷鏈運輸油耗降幅超30%,復雜路線綜合節油率為15%-25%。
按照CHTC-TT(中國半掛牽引車列車行駛工況)數據,其耗油量為29.7L/100km,相較于第四階段燃料消耗量限值的35.8L節省17%,這也是目前首款耗油量低于30L/100km的重卡車型。
“我們算過細賬,按年運營里程20萬公里計算,3年可省出整車購置成本。”
Hi4-G的另一個殺手锏在于“場景適配性”,它既能滿足車主對低油耗的期待,還能兼顧用戶對動力的要求。
這套技術的核心,被官方稱之為“三擎八擋十模”。
“三擎”指的是一臺排量高達13.0L(升)的康明斯柴油發動機,以及P2和P2.5架構的兩臺電動機,位居變速箱前端,雙電機最大輸出功率可達360kw,每個電機的額定功率120kW,峰值功率180kW,額定扭矩200Nm,峰值扭矩為350Nm,也是目前混動變速箱中可適配的最大功率電機。
在大排量的發動機和兩臺電機的加持下,系統綜合峰值功率為772kW,約合1050匹的綜合馬力。
充足的動力還需要檔位的介入,傳統重卡變速箱往往只有5-6個擋位,Hi4-G超級混動系統配備了獨創的重卡8擋智能混動變速器。
“十模”則是最佳效率點的具象化,通過智能算法,可以根據不同工況實現串聯、并聯和混聯(串并聯)三種驅動模式切換,繼而演化出十種工作模式。
包括怠速發電、單電機EV、雙電機EV、發動機直驅、單電機串聯、雙電機串聯、單電機并聯、雙電機并聯、單電機回收、雙電機回收十種工作模式。
確保車輛能夠在起步、堵車、提速、超車、爬坡、中低速巡航、中高速巡航、下坡制動、緊急制動等各種工況下實現低能耗、高效率運行的能力。
比如,當車輛在平原高速路段行駛時,系統會偏向于純內燃機驅動。而在爬坡時,雙電機則提供強勁的爬坡動力,在下坡時,系統又會自動切換到能量回收模式,把重卡的動能轉化為電能存儲起來。
得益于在乘用車方面的技術積累,長城重卡還引入了乘用車級L2級智能駕駛輔助功能,比如,車道保持、自動制動、側方盲區監測等,降低司機疲勞度,提升長途駕駛安全性。
為啥盯上“重卡”?
其實在2016年初,長城控股集團就把氫燃料電池開發列為集團重點項目,瞄準氫燃料電池世界前沿關鍵技術領域,面向乘用車、商用車市場開展平臺化零部件設計。
2021年,長城汽車通過并購老牌重卡車企——長征汽車,拿到了商用車資質,長城的商用車公司自此成型,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注冊了“猛犸象”、“劍齒虎”等一系列待用的商用車商標。
盡管乘用車和商用車的用途和工況有所不同,但混動技術的控制邏輯以及構型有很多相通之處,這是長城汽車開發混動重卡的技術基礎。
因此,混動商用車,就是長城眼中的新藍海 。
數據能說明一切:
中國重卡市場2024年銷量約90萬輛,其中大部分用于長途干線運輸。這些車輛日均行駛里程超800公里,而過去三年柴油價格累計漲幅達38%,行業平均利潤率被壓縮至3%以下。
重卡年行駛里程20多萬的比比皆是,私家車一年萬把公里的行駛距離不可同日而語,對于一輛年運營里程超25萬公里的干線重卡,燃料成本占TCO(全生命周期成本)的比重高達34%。
既然燃料成本高,也有企業給出了替代方案,比如搞純電。但在重卡車輛日均行駛里程超800公里的工況下,現有純電方案受制于充電效率,很難滿足需求,而氫能方案則因加氫站覆蓋率不足,全國僅建成不到400座,更是難以鋪開。
相比之下,乘用車上長續航+低能耗的混動方案反而是目前降低燃料成本的最優解,恰恰混動技術也是長城的技術高地。
而且,重卡行業的新能源化已然加速,在2024年,市場份額從年初的7%直接猛增到了年底的22%。
2025年2月份,2月份國內新能源重卡銷售8171輛,同比暴增304%,其中純電動重卡(包括充電及換電)銷售7991輛,占比高達97.80%。
純電重卡續駛里程一般在200km~400km之間,主要用在短途、高頻場景,這就意味著,對于在日均行駛里程超過800km的干線物流場景,新能源重卡還是一片空白。
長城汽車的定位也很清晰,把混動重卡定位為替代傳統燃油車,而非競爭現有新能源產品。
國內和歐美市場普遍都把純電和氫燃料作為兩大主流技術路線,選擇走混動路線的車企比較少,之所以混動技術用的少,并不是技術落后,而是投入大、開發難度也大。
這也成了長城汽車的一個優勢,將乘用車領域積累的Hi4技術遷移到重卡上,這種跨界技術復用展現了驚人的效率。比如扁線電機、域控制器等模塊的移植節約了60%以上的研發周期。
不過,“入行容易成功難”,對于長城這樣的新兵來說,想要在重卡這個“老兵把守“的市場分一杯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。
魏建軍說商用車行業需要一場革命,Hi4-G會不會是那把鑰匙?
本文來源:超電實驗室
精選推薦
熱門出行排行榜
原創IP推薦
換一換網友評論
聚超值•精選
最新內容
特斯拉第二季度財報顯示,營收凈利雙降,創十年來最大跌幅紀錄。馬斯克稱2025年將轉型為AI領導者,并推出Robotaxi服務。銷量下滑成拖累,毛利率壓縮嚴重,監管積分收入暴跌50%。未來計劃加速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業務發展,FSD車輛安全性增強。廉價車型發布時間待定。機器人業務規模化生產目標明確。
特斯拉 | 財報小鵬P7+轉向系統問題引熱議,部分車主反映方向盤異常沉重且提示故障。防水缺陷或導致轉向機失效,4S店采取打膠措施引爭議。新生產P7+停止打膠換總成,維修困難需多工時,未召回產品遭質疑。建議加大處罰力度促企業召回,并呼吁小鵬積極解決問題以保持品牌形象和用戶信任。
小鵬P7 | 轉向系統問題東風猛士M817引領智能越野新時代!首款全棧華為乾崑方案越野車,實現硬派越野與智能化完美融合。華為ADS 4、鴻蒙座艙等技術提升城市通行體驗,GAEB功能保障安全性。滿血華為乾崑打造移動智能空間,開創“智能越野”新品類。中國越野SUV邁向智能化新紀元!
智能越野 |全棧華為「0公里二手車」亂象引發關注,新能源汽車市場陷入混亂。哪吒、極氪等品牌被曝虛增銷量,消費者權益受損。國內外出口的「零公里二手車」破壞中國品牌形象,價格戰無序升級。監管部門開始整治行業內卷競爭,期待企業重塑價值觀和服務理念。
二手車市場 | 新能源汽車F1最新電影《狂飆飛車》揭示賽車手背后的科技訓練奧秘,強調頸部力量和空氣動力學。賽車手如何通過特殊鍛煉增強脖頸肌肉,以及F1賽車如何利用空氣動力學產生下壓力,在高速過彎中保持穩定。此外,混合動力引擎系統也是提升速度與能效的關鍵。未來,F1技術或將進一步滲透到民用汽車市場,為駕駛體驗帶來全新革命。
F1賽車手 | 空氣動力學